• 云端学苑
  • 给我们发邮件
  • fb

聆听

以下节选自「创意叙事:对话督导与实践」在线课程内容

我以前学叙事的时候,刚开始没有特别去想叙事的聆听,而是会看「我怎么问」。
后来很多学员看了我的访谈,就说:「老师,是什么让你会这样问?问这个话之前,你是怎么听的啊?为什么我们问不出那样的话?为什么老师可以?」

当老师一个很棒的地方,我想就是当学员提问后,会让我去思考原来没有机会说的地方。所以当很多学员问这个问题,我会去看,对呦,是什么让我问出这样子的话?我的心起到怎样的变化,我才能够这样子问?

其实,就是我怎么聆听。

这种聆听是一种不随便去告诉别人他应该怎样的聆听,是一个愿意开放、尊重、好奇、温暖的聆听。如果听到对方问题好多好多,困难好重好重,然后叙事的聆听会想说:「哇哦~他经历了这么多,他好不简单啊!他好不容易呀!我来看看他是怎么走这个路。」

【一个愿意去了解人们的聆听,也是一种柔软的聆听】

愿意带着一颗柔软的心,去看看自己,去看看人。我觉得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,如果周围有亲人好友愿意聆听,那是一件好棒的事,你的声音被听见。我觉得聆听也是有境界的,心理学就是希望我们能够去更好地、更深刻地理解到人们的心坎里头去,让人们觉得,哇,你怎么理解到我自己都还没有想到的东西,真好!
很多人都说被理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,这种聆听是很用心的、温和的、温柔的、开放的、好好去理解到自己跟他人,不快速去下结论,不快速去做专家。

【聆听,怎么运用在自己身上?】

聆听可以如何运用在自己的生活里面,怎么跟自己在一起?
我觉得跟自己在一起,是一件不简单的事。打个比方,一个人说:「我好痛苦啊,遇到好多事情,好痛苦。」当人觉得痛苦的时候,当然很难受。
如果说我们停留在「我好痛苦」,这就变成一个句号、一个结论:「我就是痛苦,没有别的了。」
但如果是解构的聆听,可能一个人在痛苦的时候,虽然我痛苦,会开始好奇说:
▫我怎么会这么痛苦?这个痛苦是怎么来的?
▫这个痛苦可能需要如何再多被了解?
▫我要多了解了解,这个痛苦需要怎么被关心?怎么被了解?

开始去好奇「痛苦」,去打开好奇的对话空间、流动的对话空间
甚至有时候我还会请学员写信给痛苦。

《给痛苦的信》

尊敬的痛苦:我实在不喜欢你!可是熙琄老师说叫我们要写信把痛苦当朋友般的去好奇。好吧!痛苦,你到底是谁呀?你怎么会想要来找我啊?其实你来找我,我很难受,但熙琄老师说,痛苦来,一定有它的道理,所以我想问问你,你最想告诉我的是什么?你想要我理解你的是什么?你想要我关注你的是什么?

愿意这样子去听,先学学怎么听痛苦到底要表达的是什么?透过好奇,透过这样开放的方式,希望大家慢慢地去感觉,这种不一样思维的聆听,在自己生活里可以怎么慢慢地流淌。

聆听自己太重要了!不是要自大、骄傲,而是我们都希望活得好,可以帮助更多的人。把自己听好、把自己照顾好,会发挥更大的力量去关心周围的人。就像一个老师,如果有机会去看到做老师的各式各样宝贵的地方,他也能够更好地去关心到他的学生。
所以,聆听自己不是为了只聆听自己,而是聆听自己会帮助我们,聆听到更多的人,聆听是很宝贵的。